昨日,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熱議 《政府工作報告》,并就發展經濟協作區、打造股權投資基金集聚區、綠色發展等話題提出真知灼見。他們建議以強帶弱、強強聯合等方式積極發展經濟協作區。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國家健康醫藥產業基地是我市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主要承載平臺,此前,火炬區與南朗鎮就在華南現代中醫藥城設立首個經濟協作區進行了簽約。目前有六七個項目正在洽談中,準備在今年的“3·28”上臺簽約,這些項目將進駐華南現代中醫藥城,通過加快項目的落戶,做強園區。上述合作有望打造協作“樣本”。 經濟協作區 要以強帶弱,從“賣地”到“賣平臺”,打造協作“樣本” 建議 積極發展經濟協作區,設立市級經濟協作區試點,也是代表和委員們熱切關注的話題。而在此之前,火炬區與南朗鎮就在華南現代中醫藥城設立首個經濟協作區進行了簽約。市政協委員、國家健康產業基地總監梁兆華昨日告訴記者,目前有六七個項目正在洽談中,準備在今年的“3·28”上臺簽約,這些項目將進駐華南現代中醫藥城,通過加快項目的落戶,做強園區。上述合作有望打造協作“樣本”。 華南現代中醫藥城、國家健康醫藥產業基地是我市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主要承載平臺,下一步該如何去優化?梁兆華說,一方面要實現項目集聚強;另一方面要集約用地,按照節能、環保的要求,高效滿足產業需要,縮短項目建設的周期;同時,國家健康基地準備建設研發中心、總部大樓、專家樓、員工生活配套區、幼兒園等公共平臺;加大工業旅游、科技旅游建設,讓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工業服務業中。 從“賣地”到“賣平臺”,將成為優化園區的重要渠道。據梁兆華介紹,國家健康產業基地正規劃建設30萬平方米的GMP生產車間,準備春節后動工,第一期預計今年6月份交樓,其它工程年底建成,規劃建設GMP車間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加快項目建設步伐,縮短項目建設周期。健康產業與其它的產業不同,前期審批等各種程序比較嚴格,這樣導致一些項目簽約了,但遲遲不能投產,鑒于這一現狀,國家健康產業基地想到了這一“妙招”,通過提供現成的車間,減少客商在項目選地、規劃、報建等方面的工作量,從而力促項目盡快上馬。 同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市健康醫藥產業在“十二五”期末計劃打造成上千億元的產值,要實現這個目標,國家健康產業基地、華南現代中醫藥城等平臺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2011年,國家健康產業基地健康產業產值達到了200多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28%,一大批項目開始發力。“健康基地項目儲備多,通過進一步優化平臺,今年將加快發展。”梁兆華告訴記者,前不久,國家科技部批準國家健康產業基地為“健康醫藥產業集群試點”。這個試點在廣東省目前只有3個,除了深圳、惠州之外就是中山,將得到1億元的資金扶持,這對中山的健康醫藥產業來說具有重大意義。而火炬區與南朗鎮的協作“樣本”的出現,也將是中山健康產業發展壯大之時。 市政協委員、電子科大中山學院經管系副教授楊國明認為,經濟協作區相對于行政區具有效率改進的意義,以前的行政區是政治、經濟等都各自為政,而經濟協作區有利于集聚人才、經濟和產業。 “在我市轉型升級的時候,以前所提的一鎮一品式發展方式受到了制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同質化等問題,比方說很多鎮區都在搞LED,比較而言,在南朗、火炬開發區有序推進的經濟協作區有所進步。”楊國明提出,建議經濟協作區以強帶弱,在產業布局上強調優勢互補,如果是強強聯合的話,則最好采取項目對接的方式。 政府工作報告中另一個令楊國明感興趣的話題是翠亨新區,這次他提交了一條建議,建議能過行政中心東移的方式,來帶動翠亨新區又快又好發展,“老城區的規劃現在看來有落后的地方,如果行政中心能夠東移,對于城市轉型和建設新區都有好處。 股權投資基金集聚區 發展風投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 建議 在中山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茂輝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打造珠江口西岸股權投資基金集聚區,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這一目標,得到了代表和委員們的關注。 市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邱曉明博士便認為,中山目前已經具備了股權投資基金集聚的基礎,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山應打造多層次的基金投資體系。 “從目前看來,中山打造珠西股權投資基金集聚地,面臨的最大壓力來自珠海橫琴區。”邱曉明說,目前橫琴區有先行先試權,可以開展多幣種的股權投資基金的試點,這些政策優勢目前中山還不具備。 但中山已經具備了打造股權投資基金集聚區的基礎。邱曉明說,目前中山已經有15家股權基金管理機構,去年的發行規模接近40個億,僅一年多的時間,中山股權投資基金從無到有,發展非常迅速。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山的工業基礎雄厚,從政府工作報告中了解到,中山的超億元企業已經超過700家,企業資源豐厚。”邱曉明說,股權投資基金在中山一年的發展,也表明中山民間資本非常充裕。加之,中山的老一輩企業家,例如何伯權等,在私募基金運作上已經作出了表率,這都是中山的優勢。 邱曉明建議,要打造珠西股權投資基金集聚區,中山除了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應該在基金投資體系上往上下游延伸,發展風投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以促進中山的產業轉型升級。 邱曉明認為,發展風險投資基金,主要為中山的“創新驅動”提供動力。地方經濟發展到今天,科技創新以及對科技創新項目進行孵化,越來越靠風險資本的驅動,而股權投資基金在更多程度上干的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風險投資金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產業投資基金,則是企業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需要。邱曉明說,目前中山以“一個平臺,兩大基地”作為中山經濟未來的增長點,平臺和基地內的項目,是需要長期資金的。以亞洲發展最好的工業園——新竹工業園為例,該工業園的打造花了15年。同樣,中山要打造“一個平臺、兩大基地”,園區內的產業發展是需要長期投資基金的,而股權投資基金一般簽約也只有五年,中山根據實際需要成立產業投資基金,在當前看來是與中山經濟轉型升級合拍的。 創新驅動能力 要招才引智更要留住人才,打造“人才蓄水庫” 建議 “傳統產業的就地轉型升級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人才,我們不僅要把人才引到中山來,還要能夠留下來,你看很多企業的高級技術人才,等到小孩要讀書的時候就離開中山了。歸根到底,是留住人才的配套機制要跟上。”市人大代表,坦洲鎮鎮長楊安隊表示。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增強創新驅動能力,要推動‘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在楊安隊看來,產學研合作不是為某一個項目或某一個課題的合作,城市要提供能夠支撐核心團隊后續研發的各種資源,比如高校、研發機構等等,使產學研合作能夠更加有效,并能實現產業化。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一次提到了教育九大工程,其中職業教育創優增效就是其中之一,并提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打造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這一消息讓我市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們備受鼓舞,來自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市政協委員李森就認為,這表明了職業教育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仍然會備受重視,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過去的五年里,我市職業教育格局發生了大變化,形成了以高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互補的格局,在五桂山興建了大型的職教園區,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這五年來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學校的工業中心已經立項,預計將投入1.2億。” 盡管如此,李森認為,我市職業教育的辦學機制還是有著有待完善的空間。現在一方面企業招工難,一方面學生揾工難,正好反映了高等教育與市場需求的脫節,相對來說,職校畢業的學生較好找工作,但如果要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加強校企合作,根據企業需求來進行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并不斷提高師資建設,將我市的職業院校建設成中山的人才蓄水庫。 總部經濟 建議 打造總部企業提升城市影響力 總部經濟是近年來,每一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必然提到并受到熱切關注的話題。昨日,市政協委員、棕櫚園林董事長吳桂昌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是對中山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鼓勵。 近兩年來,尤其是以幾家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中山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平臺,實現了產業資本的輸出,而這些公司的營收統籌都放在了中山,總部經濟已現雛形。吳桂昌說,作為一個地級市,中山打造總部經濟有屬于自己的特征,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利用總部企業的打造,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影響力。 吳桂昌說,這些企業不僅把資本輸出的區域瞄準中山以外的區域,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一個平臺、兩大基地”,對中山的民營企業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綠色發展 建議 嘗試“碳交易” 在鎮域經濟的發展中,土地指標成為讓市人大代表、神灣鎮黨委書記林細權“頭疼”的問題,去年,我市對世界500強招商引進的大項目——中國航天城主題公園將在神灣建設,但苦于土地指標,這一工程遲遲不能上馬。“發展這樣的旅游項目,不產生污染,還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希望能夠盡快上馬。”林細權表示,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趨勢,中山可以嘗試碳排放補償機制,排碳量較大的鎮區可以向排放量小的鎮區購買指標,促進企業節能減排,推動鎮區綠色、均衡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