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E近期活躍度提升 看好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 |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3-05-17 |
沉寂多時的PE(私募股權投資)市場近期出現活躍度提升現象。多位受訪PE機構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出來談項目的人比之前多了些。大家還是比較看好生物醫藥、環保、通信等未來潛力較大的新興行業,關注企業的成長性。” 隨著財務核查接近尾聲,IPO重啟傳聞四起,市場一致預期年內開閘。這讓一直以IPO退出為主要方式的PE看到了曙光,更加積極布局擬上市項目。滬上某PE機構人士稱:“目前投行做項目找通信和生物醫藥比較多,我們公司也基本上以這兩塊為重點,主投新興產業。” 據悉,“十二五”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覆蓋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產業、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七個大類,囊括139個重點產品和服務領域。比如生物產業,就有現代中藥與民族藥、新型疫苗、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品與原料藥制造、生物分離介質與藥用輔料、醫療器械等共32個重點產品和服務領域被列入其中。 一位主要關注生物醫藥企業的PE機構合伙人告訴記者:“預計生物醫藥行業未來十幾年都將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和健康相關的領域,未來潛力巨大。其實這個行業一般人不太能看懂,細分行業太多太雜,行業內公司資質參差不齊,好的公司也不便宜。但是一旦投成功了就是暴利。” 記者了解到,受困IPO市場遲遲未能打開局面,PE機構投資傾向也開始出現分化:一類開始更加注重后期非常成熟的好公司,一類開始向VC(風險投資)靠攏,挖掘有潛力的公司培養一段時間后做并購或者賣給第二輪風投。而無論是哪種類型,均是為了加速資金的周轉。上述PE合伙人稱:“對PE來說,退出才是最重要的。生物醫藥行業好的企業到了IPO前期競爭就很激烈了,投的成本也不低,所以我們還是更傾向找早期的有潛力的企業,是做并購還是IPO還是找其他投資機構接盤靈活度比較大。” “這類生物醫藥企業,早期介入的話很多是沒法根據市盈率來估值的,主要還是根據公司估值法。比如公司資產評估1個億,你占股10%,就投1000萬。一般的PE機構還不會投這么多。公司做大做強上市之后,回報上億元都是有可能的。當然失敗的案例也不少,這種事情就像砸金蛋。”上述PE合伙人補充說道。 另一位PE機構人士則告訴記者,大家感興趣生物醫藥行業還有一個原因是該行業細分行業眾多,可挖掘的項目也多。“這個行業有時候生產一種藥就能做成一家企業,而且還有技術門檻。不過也正是關鍵在于技術,所以風險也大,臨床試驗最后一期失敗都極有可能。但是一旦成功回報也極為豐厚。” 除此之外,環保、通信、高端設備制造、能源汽車等受國家政策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受到PE機構青睞。值得注意的是,將近一年的IPO暫停也讓眾PE機構看到了并購市場的機會。 清科數據顯示,2013年4月國內并購市場共完成65起并購交易,其中披露金額的有63起,交易總金額約為25.28億美元,平均每起案例資金規模約4013萬美元。其中有VC/PE支持的并購案例共計29起,主要分布于能源及礦產、通信、機械制造、清潔技術、汽車、互聯網和金融等行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