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衛生部發布2013年衛生工作要點:深化推進醫改 |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3-01-28 |
衛生部25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2013年衛生工作要點》,提出要優化統籌補償方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力爭實際報銷比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8萬元。全文如下: 2013年衛生工作要點 2013年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和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做好“十二五”期間衛生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民身心健康。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全國衛生系統要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這一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作出新貢獻。全國衛生系統要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將學習活動推向深入,奮發有為,開拓進取,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實現衛生事業深化改革和科學發展的新突破,全面開創新時期衛生工作新局面。 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一)繼續完善新農合制度,推進基層綜合改革以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全國新農合參合率繼續保持在95%以上。提高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人均籌資水平達到340元左右。優化統籌補償方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力爭實際報銷比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最高支付限額不低于8萬元,提高門診報銷水平,逐步降低個人自付費用比例。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開兒童白血病等20種重大疾病醫療保障試點工作,將兒童苯丙酮尿癥、尿道下裂等病種納入試點范圍。開展利用新農合基金購買大病保險試點,探索新農合大病保障機制。推進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經辦服務。規范推進多種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提高受益水平。強化新農合基金監管。開展先診療后付費模式試點、即時結報等便民服務。 出臺中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發展綱要。加強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試點基層首診制。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定編定崗不定人”的競爭性用人機制。繼續做好農村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和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項目工作。開展鄉鎮衛生院評審工作,制訂村衛生室管理規范性文件,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推動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化,指導鄉村醫生轉變服務模式,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加快建立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的多渠道長效補償機制,建立按人頭支付的門診診療費制度并納入新農合報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經費分配比例村衛生室原則上不低于40%,落實各級政府對鄉村醫生的專項補助。完善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制度。 鞏固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運行新機制,健全管理體制,完善多渠道補償機制,加強分類指導,開展績效考核,調動人員積極性。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推廣全科醫生團隊服務,探索簽約服務。繼續開展創建全國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活動。 大力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達到30元,加強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加大績效考核力度,鞏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成效。繼續推動農村基本公共衛生聯系縣工作。實施農村婦女“兩癌”檢查、住院分娩補助、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試點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二)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保障群眾基本用藥。 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逐步向村衛生室、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序推進。推動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全面配備并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完善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逐步健全基本藥物遴選調整機制。規范各地藥品增補。規范基本藥物劑型、規格和包裝,探索建立基本藥物統一標識。穩固基本藥物采購新機制,堅持基本藥物以省為單位網上集中采購,落實招采合一、量價掛鉤、雙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監管等采購政策。確保重大疾病基本藥物質量安全和供應保障。對于獨家品種和經多次采購價格基本穩定的基本藥物試行國家統一定價。對于獨家品種,也可以省為單位直接與藥品生產企業議定采購數量和價格。少數基層必需但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基本藥物,采取招標定點生產等方式確保供應。逐步規范基本中藥飲片管理。 加強藥物政策研究,適時發布國家藥物政策白皮書。完善基本藥物使用政策,修訂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制訂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使用管理辦法,提出基本藥物優先使用的鼓勵政策。加強醫務人員用藥培訓和考核,重點提高基層藥學服務能力和水平。對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用藥行為加強監管。推動基本藥物臨床使用綜合評價基地建設。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監測評價,逐步將村衛生室、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納入監測評價范圍。加快建設醫療衛生機構藥品(疫苗)電子監管系統。 (三)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落實便民惠民服務措施。 在國家聯系試點城市繼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爭形成可向全國推廣的經驗和路徑。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以改革補償機制和落實醫院自主經營管理權為切入點,深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適時啟動第二批改革試點,爭取2013年年底前全國50%以上的縣(市)參與改革試點工作。加強以人才、技術、重點專科為核心的能力建設,統籌縣域醫療衛生體系發展。圍繞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等改革重點,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完善政策措施。 建立以公益性為核心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制度。繼續推行預約診療、便民門診等便民惠民措施,優化就診環境和流程。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病房創建工作。完善公立醫院人事分配制度,提高醫院人員經費占業務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醫務人員待遇。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工作,營造良好的醫療執業環境,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社會辦醫機構床位數占比增加2-3個百分點。 三、認真做好衛生應急、疾病防控和婦幼衛生工作 貫徹《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推進衛生應急一案三制建設。探索基層衛生應急管理模式,繼續推進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完善各級衛生應急指揮框架,開展衛生應急能力建設評估。制訂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應急工作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制度》等制度,修訂《突發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戰略》,制訂《衛生部流感大流行應急預案》。推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工作,規范國家和省級風險評估工作,在全國1/4以上的市縣級推廣風險評估工作。啟動衛生部衛生應急指揮決策平臺二期建設,初步實現20個以上省份與衛生部衛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互聯互通。制訂各級各類衛生應急儲備目錄,完善物資儲備。啟動國家級區域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相關工作。做好鼠疫、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各類突發事件衛生應急準備和處置以及重大活動衛生保障工作。 制訂疾控機構管理規定和崗位設置管理意見,全面實施績效考核。開展疾控體系建設10年評價工作。落實艾滋病“四免一關懷”政策,實施“五擴大、六加強”各項措施,指導社會力量參與防治工作。推進結核病新型防治服務體系建設,以地市為單位耐多藥肺結核規范化診治覆蓋率達到30%,新涂陽肺結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繼續實施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血吸蟲病綜合防治策略,全面啟動消除瘧疾考核評估工作,落實包蟲病防治行動計劃。以鄉鎮為單位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維持無脊灰狀態,推進消除麻疹工作。提高法定傳染病報告質量,加強呼吸道、腸道、自然疫源性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及時處置暴發疫情。加大中西部地區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落實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推進綜合防控示范區創建,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繼續開展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推進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以區縣為單位,網絡覆蓋率達到65%以上。修訂國家衛生城鎮標準及考核命名和監督管理辦法。開展以農村為重點的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推進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開展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和環境衛生監測,推進疾控工作與愛國衛生緊密結合,繼續開展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工作,將健康城鎮建設指標納入其核心建設與考核內容。 制訂婦幼保健機構建設規劃和標準。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婦女常見病篩查管理。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制訂早產干預指南和規范。繼續實施“降消”項目,做好兒童健康綜合干預重點聯系點工作。探索流動人口孕產期保健服務模式。加強對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組織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清查,開展衛生系統專項整治行動和多部門綜合整治行動。制訂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健康教育基地建設標準,加強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指導和協作。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鞏固無煙醫療衛生系統創建成果,推進戒煙服務。 |
|